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自然资源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和自然资源厅党组、市委政府工作要求,围绕“两个统一”职能职责,履职担当,主动作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用地保障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办理用地预审(规划选址)项目79个,完成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项目149个,面积2615公顷;供应建设用地375宗,面积1724公顷,有效保障了呼和浩特新机场、呼市第二医院迁建、伊利智慧健康谷、自治区音乐厅、航天六院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二是做好重点重大项目手续办理。目前正在加快推进2022年全市1042个项目手续办理,组建工作专班,专人专班专项专责推进重点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实行周报告月调度、领导分片包干等制度,细化分工,压实责任,确保重点重大项目及时落地。三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增存挂钩”制度,去年以来,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046.64公顷,处置闲置土地232.03公顷,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任务,进一步盘活了我市存量低效用地,保障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四是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制定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类)及方案审查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实行规划设计方案网络联审,合并办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办理时限严格控制在20个工作日以内;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符合条件项目无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简化了“破路破绿”项目审批方式;取消了土地征转报批之前规划初审意见,由市四区分局根据控规确定征地范围和规划用途;下放了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市四区立项的建设项目由市四区分局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土地征转报批市级审核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9个工作日内,对林草审批手续实行容缺受理;区域评估全面实施,完成了82项评估任务。五是产权登记便利度进一步提升。通过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网上办理等举措,在全区率先实施了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改革;实现了复杂登记控制在5个工作日,一般登记控制在3个工作日,简单登记控制在1个工作日,注销登记即时办结;进一步整合优化了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暖联动过户流程,用水、用气、用电部门已进驻市级5个不动产服务大厅,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水电气暖过户”一体化联办;深入推进了不动产登记“十办”服务措施,去年以来,大力推行电子证照,生成电子证照56.65万本,方便产权人网上自助查询;推行“一证一码”,产权人通过扫描产权证书上的二维码即可随时查看宗地图和分户图;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2022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严格按照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和自然资源厅党组、市委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创建“三个城市”、打造“四个区域中心”、推动融入“四大经济圈”、建设“五宜城市”、培育“六大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成立专班,建立台账,层层压实责任,加快手续办理,全力保障重点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自然资源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办公室)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自然资源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和自然资源厅党组、市委政府工作要求,围绕“两个统一”职能职责,履职担当,主动作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用地保障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办理用地预审(规划选址)项目79个,完成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项目149个,面积2615公顷;供应建设用地375宗,面积1724公顷,有效保障了呼和浩特新机场、呼市第二医院迁建、伊利智慧健康谷、自治区音乐厅、航天六院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二是做好重点重大项目手续办理。目前正在加快推进2022年全市1042个项目手续办理,组建工作专班,专人专班专项专责推进重点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实行周报告月调度、领导分片包干等制度,细化分工,压实责任,确保重点重大项目及时落地。三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增存挂钩”制度,去年以来,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046.64公顷,处置闲置土地232.03公顷,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任务,进一步盘活了我市存量低效用地,保障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四是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制定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类)及方案审查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实行规划设计方案网络联审,合并办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办理时限严格控制在20个工作日以内;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符合条件项目无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简化了“破路破绿”项目审批方式;取消了土地征转报批之前规划初审意见,由市四区分局根据控规确定征地范围和规划用途;下放了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市四区立项的建设项目由市四区分局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土地征转报批市级审核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9个工作日内,对林草审批手续实行容缺受理;区域评估全面实施,完成了82项评估任务。五是产权登记便利度进一步提升。通过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网上办理等举措,在全区率先实施了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改革;实现了复杂登记控制在5个工作日,一般登记控制在3个工作日,简单登记控制在1个工作日,注销登记即时办结;进一步整合优化了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暖联动过户流程,用水、用气、用电部门已进驻市级5个不动产服务大厅,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水电气暖过户”一体化联办;深入推进了不动产登记“十办”服务措施,去年以来,大力推行电子证照,生成电子证照56.65万本,方便产权人网上自助查询;推行“一证一码”,产权人通过扫描产权证书上的二维码即可随时查看宗地图和分户图;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2022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严格按照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和自然资源厅党组、市委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创建“三个城市”、打造“四个区域中心”、推动融入“四大经济圈”、建设“五宜城市”、培育“六大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成立专班,建立台账,层层压实责任,加快手续办理,全力保障重点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自然资源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办公室)